1.电镀行业废水的污染特征
电镀行业废水水质较复杂,废水中含有铬、锌、铜、镍、镉等重金属离子以及酸、碱、氰化物等具有很大毒性的杂物。该行业废水具有以下特点:
(1)成分复杂、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2)水质变化幅度大、各股生产废水污染物种类多样,CODcr变化系数大。
(3)废水毒性大、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水体造成极大的污染。
各电镀厂点的废水量及成分差异很大,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先抓好主要矛盾(选用好的工艺、流程和清洗方式),然后采用效果好、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治本与治标相结合,使运转费用压到最低限度,处理方法也能经得起长时期的考验。
2.主要处理方法
对于电镀废水中铜和镍的去除一般有化学沉淀法、铁氧体法、螯合沉淀法、离子交换、电解、反渗透、电渗析以及活性炭吸附法、膜生物反应等方法。
金属电镀废水化学沉淀法
在处理含铜、含镍电镀废水时,通常向废水中投加的沉淀剂有石灰、氢氧化钠、硫化物以及硫化胺基甲酸二甲脂(DTC)等。其中Cu2+、Ni2+生成沉淀去除。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铜、含镍电镀废水简便有效,处理水量大,但药剂使用量大,运行过程繁琐,需要不断调节pH 值且固液分离不佳,产生大量含有重金属的泥渣造成二次污染,是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中不可为之而为之的方法,尤其是处理后无法回收重金属资源。
电镀废水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又称之为絮凝沉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合适的絮凝剂,通过反应脱稳、凝聚吸附、絮凝架桥、卷扫等过程,使污染物颗粒与絮凝剂颗粒互相粘合形成更大颗粒的絮凝体,再经过气浮或沉淀把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是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电镀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多的一个技术环节。目前在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絮凝沉淀法研究较多的是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聚乙烯亚胺基黄原酸钠(PEX),它是将重金属离子的强配位基(二硫代羧基)引入聚乙烯亚胺分子中而得到的一种具有重金属捕集和除浊双重功能的絮凝剂,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质,具有亲水性很强的螯合形成基,可与水中的金属离子选择性的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金属络合物。
金属电镀废水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主要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交换离子同电镀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进行交换而将其去除,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金属电镀废水电解法
电解对工业废水的净化机理主要是氧化、还原、凝聚和气几种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综合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它是电镀废水处理方法中比较成熟的处理技术,污泥的生成量较少,可有效去除并回收重金属离子,是治理电镀废水、回收重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处理废水时无需很多化学药品、占地面积小、管理方便、后处理简单、污泥量少而被称为清洁处理法。
金属电镀废水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主要是利用特定膜材料的透过性能,在一定驱动力的作用下,实现对水中颗粒、胶体、分子或粒子的分离。主要用于处理电镀废水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有反渗透(RO)、电渗析(ED)、液膜法(LM)、纳滤(NF)、微滤(MF)和超滤(UF)。最早应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膜分离技术是反渗透和电渗析。膜分离技术由于去除率高,选择性强,在常温下操作无相态变化,能耗低、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是一项很有前景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它不仅能很好的去除分离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而且可以浓缩重金属离子并回收铜、锌、镍、金、银等贵金属离子,可产生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金属电镀废水生物法
生化处理的对象为溶解性的、可生化的CODcr,槽底部设置曝气装置、槽内部填充生物载体填料。
好氧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附着在生物填料上,以水体中的CODcr为食物,曝气装置提供生物代谢所需的溶解氧,处理水携带者剩余污泥流出槽外。
由于生物处理需要的环境较为严苛,pH、电导率、重金属离子浓度、温度、溶解氧浓度等对于微生物的生长都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日常运行管理中需要确认各个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周末电镀产线排出维护排水,其中含较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此物质生化性差、发泡严重;会导致生化出水CODcr超标,填料上浮,气浮设备固液分离困难,因此需要加以注意。